首邑学校,是阳曲县委、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落实“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防返贫”战略,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山区的孩子们接受更加均衡的教育,而改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阳曲县委政府重组县域教育资源,首创教育扶贫新模式,由首邑学校吸收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户子女及单亲、留守儿童到校全免费、全封闭就读。学生四季的校服,宿舍的被褥及公寓用品,学习所需资料、文具,伙食费,以及每周往返的接送车钱,都由县委政府按每生每年5000元兜底支付。如今学生已由2017年的110人发展为554人,其中困难学生占46%,留守儿童占51%。学校现聘用的生活教师、厨师等员工全部为政府统一培训的困难户学生家长。学生在校就读费用全免,家长在校务工赚钱贴补家用,更多的家庭能抽出时间和精力外出就业,增加了困难家庭的工资性收入。
首邑学校现有教师63人,其中特岗教师50人,均为本科毕业,还有10人为研究生学历。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教师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没有双休日,平常在校与学生同吃住,周五送学生到村已是满天星斗,周日接学生回校又要补齐课程,仅有的周六还需陪留校的学生,这里有小产两天后回到教室上课的教师,还有先后23名带着婆婆和吃奶的孩子到校工作的妈妈。贫困、留守儿童体质差,父母不在身边,小病教师精心喂养、调理,遇上大病、急病无论多远都将孩子抱往医院,从不计较吐脏衣服和自掏腰包,患有先心病、癫痫、智力障碍、贫血、肢体残疾的困难学生13人,三年来做到了不发病和全校不出意外。为掌握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学校每年的五一和国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大家访,足迹遍布全县10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受访的困难户和单亲、留守儿童累计达七百余户。通过设立家庭服务指导站、七色花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站等方式强化了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学生从思想上挣脱贫困的牢笼。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通过学生每日三读励志信,教师批阅学生成长册,学生生活行为养成的三大步教育以及设立德育超市让学生用个人努力得到德育币换取学习和生活用品等方式进行扶志,使学生从邋里邋遢到衣物整洁,从怯懦不语到大胆表达,从自闭孤立到阳光向上,学生已经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成长。除开齐开足课程外,心理健康、拉丁舞、高尔夫、武术、滑板等课程的开设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实现了教育均衡。
“帮扶一生、脱贫一户、致富一家”推动精准脱贫,无论是吃穿住行的帮扶和文明养成还是德智体美劳的深层培育,都已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动中,扶志、扶智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学校被评为“太原市关爱农村留守和困境学生示范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2月25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张明 韩利兵)
责任编辑:朱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