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首页 市场动向 市场热榜 乡村振兴 市场调查 科技资讯 创业潮流 创业资讯 购物·理财 创业项目 财富密码 招商资讯
首页 > 市场 > 购物·理财 >

国家统计局: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市场信息网   2023-03-16 16:29:27   来源: 中国网   作者:孟珂   评论:0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

  展望全年,付凌晖表示,对实现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充满信心。中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非常雄厚,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扩大内需方面,政策会持续加力。

  生产需求明显改善

  助力经济运行好转

  1月份-2月份,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生产需求回升向好。从生产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1月份-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上年12月份为增长1.3%,回升了1.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来看,1月份-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实现了由降转增。从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1月份-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生产需求的改善对于整体经济运行好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1月份-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从价格看,1月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价格稳定和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经济循环逐步改善。去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循环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生产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当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从消费端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18类限额以上单位中有12类增速在加快。

  市场主体活力趋于增强。前两个月企业预期都出现了明显改善。从制造业PMI来看,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52.6%,达到了近年来较高水平。同时,服务业PMI也达到了55.6%,说明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改善。

  谈及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付凌晖表示,对于消费的抑制性因素在逐步消除,随着就业逐步恢复,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会明显改善。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展现。此外,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在创新领域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增加。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进出口的拉动作用虽然可能相对去年减弱,但也会对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政策面将继续在提振消费、投资两方面发力,同时也将着力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涉房消费、房地产投资恢复正增长。预计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进一步改善。

  仲量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向上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市场主体预期稳定、信心修复,经济内生动能持续恢复,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序存续、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持续发力、财政支持重大项目与重点领域力度不减等政策面积极因素支持下,预计未来数月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积极扩张的合理势头。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

  符合发展实际和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是符合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的。”付凌晖说,首先,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的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三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扩大就业,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其次,5%的预期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资源要素支撑条件来看,能够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付凌晖表示。

  付凌晖同时坦言,5%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从国际上来看,今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都是下调。还有国际通胀问题,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通胀水平比去年有望回落,但总的来看还是属于高通胀水平。同时,国际环境中,地缘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抬头,这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会逐步显现。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去年达到了121万亿元,1个百分点的增长,可能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长。

  “今年经济运行在逐步恢复,但是也要看到,在疫情冲击的这几年当中,企业、个人资产负债表受损的问题还需要时间修复。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增长需要付出努力。”付凌晖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市场信心逐渐提升,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牛宇航

上一篇:新式茶饮们的食品安全“魔咒”应如何破解?
下一篇:最后一页

首页 | 人员查询 | 黄河快讯 | 市场信息报企业文化部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信息 | 常见问题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客服电话:0351-4048890 Email:scxxbcn@263.net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229号 邮编:100025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132553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cxxbwz@126.com
Copyright © 市场信息报 晋新网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14082028 晋ICP备10201605号
页面执行时间:秒 Powered By:scxxb.com.cn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358号